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有多种渠道:有策略上的成功,也有战术上的成功;有商品上的成功,也有途径上的成功;有品质上的成功,也有推广上的成功;有整体的成功,也有地区的成功……在这种种的成功渠道中,无疑商品的成功是其中最为容易见到的一种,大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品的成功是企业成功最为核心的助推剂,正因这样,大家衡量某个企业的成功,总是也都是从其某个或某几个成功的商品说起的:娃哈哈的成功来自于其AD钙奶、很可乐、营养快线等海量成功的商品,乐百氏的成功来自于其酸奶和纯净水,康师傅的成功来自于其红烧牛肉面,旺旺的成功来自于其雪饼,统一的成功来自于其鲜橙多,喜之郎的成功来自于其果冻布丁,加多宝的成功来自于其王老吉凉茶,雅客的成功来自于其V9维生素糖果,香飘飘的成功来自于其杯装奶茶,盼盼的成功来自于其法式小面包,老干妈的成功来自于其风味豆豉辣酱,等等……大家从以上这类例子中可以看到,这类成功的企业直接与某个成功的商品有关联,也由此,海量的企业都对怎么样推出一个成功的商品趋之若鹜,也都对商品的成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于是,大家看到推广新品就成为了每一个企业每年的核心工作,几乎每家企业都梦寐以求通过推出一个成功的新产品来使企业脱胎换骨,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新产品上市90%以上都是以失败告终,大家每年都可以看到很多的新品上市,但真的可以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并能在买家心目中留下记忆的商品和品牌,却实在是少之又少!尽管这样,企业们仍然对推出成功的新品寄予厚望,大家可以看到海量的企业和海量的专业服务公司都在拼命地为推出一个成功的新产品而忙碌着,甚至不惜为此对各种炒作方法无所不需要其极:明星代言、央视招标、强势招商等,各种理念、看法满天飞:插位、占位、娱乐推广、杂交推广、定义推广等等,但问题是:企业要怎么样做才可以收成新品成功的一份喜悦呢?当这类硝烟散去,可以留在大家眼帘中的,仍然是寥寥无几的成功者!
不了解这类失败的企业有没仔细地考虑过:为何他们推出的新品没成功?是商品本身呢还是有其他另外是什么原因?事实上,有不少企业推出的新品其实还是很好的——无论是品质还是定义,但之所以没成功,总是和商品本身没直接关系,而是和企业的经营模式、组织体系、勉励体系等有关。因此,当企业们一直陷入新品推广困境之中的时候,能否重新换个角度来考虑一下成功者的另外一些不同轨迹。譬如,大家可以想一想徐福记,这是一家在中国排名领先的糖果企业,在各大卖场买家都可以见到这个品牌的散装陈列区,在上世纪末这个企业就在中国糖果市场飞速崛起,但让大家想一想,徐福记有什么商品是可以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呢?糖果?果冻?沙琪玛?蛋糕?饼干?徐福记的这类商品都挺美味的,但好像却谈不上有多么地盛行一时;在牛肉干行业里面有个排名领先的品牌叫绿盛,其在华东的牛肉干市场上份额非常大,但你说它的牛肉干有多么美味吗,却更不是;即使是娃哈哈,大家了解其在近几年确实推出了几个好商品,但整体上而言娃哈哈并不是是靠商品取胜的,就连其09年大力热推的Hello-C,也是模仿农夫的水溶C-100,可事实是,娃哈哈的成功要远远超出那些拥有成功商品的企业;上海有个休闲食品品牌叫“来伊份”,它现在已经达到了十几亿的销售额,并且在华东地区拥有了1600多家品牌专卖店,但你说它的商品有哪一个很有名呢?仿佛也没;在中国烘焙业界有一个月饼全国销售量第一的企业,叫好利来,其现在在全国有800多家直营店,20多亿元的年销售额,但假如你要问好利来推出过什么畅销的商品,恐怕也不会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大家从这类企业的例子中能否领会到一些不一样的内容,没特别出色的新品,但企业也仍然也可以获得成功。当然,无可不承认的是,一个成功的新品当然可以迅速推进企业的成功,但问题是,有多少个企业可以持续推出成功的新品并能推进企业的持续成功呢?假如企业并非指看着每一个新品都大获成功,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容纳较高质量商品的模式和体系,反过来不是更容易使得新品获得成功吗?
纵览上述企业,他们并没依赖某个特别火的商品来取得成功,但他们却打造起了某种独到的营销推广策略,而在这种营销推广策略之下却使得其新品可以顺畅地上市销售,并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炮而红的印记,但却可以感觉到稳健进步的内在力量。如徐福记,其成功不是依靠商品,而是在国内市场首创了卖场散装陈列销售的全新模式,凭着这种模式,徐福记占据了全国主场卖场的有利地方,从而在终端通过富有气势地展示和较好的商品品质取得了买家的认可;再如绿盛,他的成功重点也不在于商品,而是定坐落于中国第一互联网食品,独创“R&V非角逐性策略网盟”,将商品嵌入网络游戏销售,通过将商品和游戏商品相嵌在一块,将商品转化为了游戏人物中的能量补充剂,同时又在商品包装上宣传游戏,这种全新的模式革新推进绿盛获得了成功;娃哈哈的成功更不是依赖商品,而是依靠其独创的 “二级联销体”,透过这种联销体的构建,娃哈哈成功凝聚起了所有商家和分销商,在这个坚实互联网的保障下,即便娃哈哈的某些商品不成功,譬如激活、瓜子、便捷面等,但却对其进步没导致什么大的影响;上海来伊份也没什么独到的商品,它所销售的商品都是找现在国内一些有名的企业代为加工的,但其凭着着对品牌专卖店零售模式的成功运作,获得了好的营业额进步和现金流,同时也带动了一批零售专卖店的崛起,为休闲食品行业开创了一条崭新的进步的道路;而好利来,其月饼也并没什么出奇之处,但其遍布全国的800家直营店铺,却使得其影响力坚实地渗透进了买家之中,并且通过专卖店这个平台不断推出新品,从而使营业额获得了稳定的成长……
以上这类例子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平常大伙都不容易想到的视角,其实新品的成功也可以不通过商品本身来获得,企业仅需维持一个品质好的商品群就能了,而无需花尽心思去奢望一个出色的新品,这种撞大运的几率实在太少。这种成功模式的重点在于企业要将重点放在对营销推广策略的革新上,而不止是关注商品本身,如此一来,就意味着新品的推广将从战术操作的层面提高到策略运作的层面,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从而也将给新品的成功带来一条全新的渠道。那些将成功的焦点完全放在新产品上的企业一直会犯如此一个错误:过于关注新产品本身而忽略了确保新产品推广成功的系统化运作!在企业实质运营的过程中,对于新品推广其实并没什么层出不穷的新招数,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品的成功总是带有肯定的偶然性,而且非常难复制,由于当时成功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可能再现;因此,真的的成功企业依赖的并不是是这种偶然性的新品成功,而是通过构建一套系统化运营的营销推广策略和体系,确保在这个坚实的推广平台上不断推出具备较高稳定品质的商品群,从而获得一种持续的成功!反观那些依靠新品的企业,其惯常的做法总是是只管不断推出新品,但承载新品的营销推广策略却一直延续以往而不加改变,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新品缺少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策略进行驱动,因而一直陷入一种“莫名其妙”失败的境地,反复考虑都不能其解,并进而责怪销售团队的技能和实行力低下,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大家应该认识到,新品的成功其实没什么捷径可走,过分追求“一炮而红”的炒作反而可能使企业像煮熟的螃蟹一样—— 一红就死!在每年的春秋糖酒会上,大家可以看到不计其数的新品,但真的的成功者有几个呢?也正这样,新品的推广也要走出偏重于战术性操作而致使“过度推广”的误区,防止过于追求新奇而忽视了企业运营的本质,而应该在根本上为新品的稳健进步创造好的土壤环境!因此,在目前商品同质化紧急与营销推广策略僵化的态势下,要提升新品推广的成功率,企业就应该大胆尝试从商品驱动到模式驱动的革新,谋求一种更持久的成功。那样,企业怎么样才能做到从商品驱动到模式驱动呢?做到这一点的重点在于,企业需要依据自己的策略目的和新品整体营销推广方案规划,以此为依据提炼出达成新品推广目的和方案的渠道,这也就是——营销推广策略,同时再为营销推广策略的高效运行打造系统而高效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使新品的成功拥有坚实基础。在如此一个方案-模式-体系三位一体的系统中,方案有哪些用途在于解决新品的定位及定义,模式有哪些用途则在于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推广价值链,而体系有哪些用途在于使企业的推广达成组织化的运作。其中,模式设计的重点在于要依据策略目的的需要,对推广运营要点和角逐态势进行透彻剖析,并且通过对自己核心能力、资源情况的明确认识,然后再对重点的营销推广活动进行有机组合——地区拓展、顾客合作、终端覆盖、途径拓展、终端运营、营销推广等,从而形成与策略目的相匹配的全新推广价值链。这种对营销推广策略的设计,实质上是从根本上确保新品推广可以一直朝哪个方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新品真的意义上的成功,应该是策略上的成功而非战术上的成功!
由商品驱动到模式驱动,这就是以全新思想取得持续成功的新品策略推广之道!